高爾夫球場上有沒有天才球員?絕對有,當今的老虎活士是有目共睹的見證,但我們往往忽略了甚至抹殺了天才踏上成功之途背後付出過的艱辛血汗。正如法國女權存在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說過,「天才不是人生下來的,天才是變出來的」(One is not born a genius, one becomes a genius)。
歷史上天才的出現,始終是屬極少數。偉大的人物,其實大多是懂得怎樣發揮天賦才能,加上後天努力而闖出名堂,自成一家。我們不可能每人都是天才,但是我們每人都擁有潛在的才能。
然而,我們往往喜愛把才能說成是天分,繼而對天分這抽象詞語, 不是誤解了就是高估了,因而看到別人一些成功例子,只管說他們有天分,似乎天分便可解釋一切;自己沒天分,沒法子。若然如此,世上豈會到處都是自認天分高,但鬱鬱不得志的失敗者?
天分只是成功入場券
多年來一直對偉大的運動員和商業領袖作研究對象的麥士維博士(Dr. John Maxwell),在他最新的書《Talent Is Never Enough》中,一語道破,擁有天分不等於成功;達致成功,是取決於我們懂不懂作出正確的選擇。天分只帶給我們一張入場券,錯誤的選擇往往把成功的門關上。
什麼是正確的選擇?說白了,亦是老生常談, 只不過麥士維博士用的是現代商管語言,包裝得很新頴,說出來像似字字珠磯,分外中聽。在此筆者禁不住扯開話題,說說二十一世紀初大量的商管書,凡暢銷的,定依從两條方程式。一是書名非常吸引,大有語不驚人誓不休之勢;二是作者永遠尊重讀者,文字間全無說教式的字眼,因為讀者不是用來教訓的。作者抱着的態度永遠是:我認為是這樣,給你提供一個選擇而巳,我沒迫你照單全收。我們學球時選教練的要求不是一樣嗎?
說回這書,本書的主旨是,單憑天分是不夠的,我們若要成就大業,一定要做個「talent–plus」的人。以下說的,是濃縮了全書的一些要點,希望能與日理萬機,無暇閱畢全書的讀友分享,特別是對一些自認高爾夫天分高的球友,看看能否協助他們踏上成功之途;相反地,對一些自認沒甚天分,還在摸索着什麼是高爾夫的球友,讓他們知道,天分永遠不是一切,好好地享受高爾夫,也許一天也能成為高手。
「talent–plus」六大要點
要成為一個「talent–plus」的人,正確的選擇是:
-
一、 相信自己的潛能(Belief):我們平均只用了十分之一真正擁有的潛能; 相信自己,才能發揮餘下的天賦本錢;同時,相信自己的使命(mission)才能名正言順地「授權」給自己(empower),鼓勵(encourage)自己和擴大(enlarge)自己做下去。而且,相信自己的能力,會令自己充滿期望,期望展開行動(initiative),行動換取成績。
-
二、 盡量發揮激情(Passion):激情是一團火,可擋失敗。激情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激情加強意志力和能量,感染別人,創造新環境。
-
三、 學會專注(Focus):心無旁騖,義無反顧地專心做一件事情;忘記過去,集中改善現狀;偉大的球員就是比普通人多一點專心。
-
四、 作好準備(Preparation):很多時,勝負之間只是一線之差,贏輸往往就視乎球員的準備功夫夠不夠。「Talent-plus-preparation」 帶來成功, 「Talent-minus-preparation」招致失敗。
-
五、 勤於練習(Practice):球員表現到的水平就是反映他練習到那同一水平,這是事實。例如:沙桿打得不好,就是沙桿練得不夠,這是現實的問題,無藉口可言。
-
六、 持之以恆(Perseverance):持之以恆是一種態度,這態度告訴我們只有做下去才會成功,成功不是必然的;很多人誤會了生命是長跑,未到終點不會有結果,其實生命是一段段體驗的延續,有目的地持之以恆專注一件事情,一點一滴的成功才會累積到大成就。
總體來說,以上的正確選擇,加上其他屬於個人性格上的差異,例如膽量(Courage)夠不夠、可教性(Teachability)是否高、責任感是否重和合羣性是否強等等的特性,可以說,就是每位天才球員的縮影。(完)
#####
本文原刊於《信報》,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文化 ]